- Q Q:
- 地址:
- 西安市高新區錦業路1號綠地世紀城SOHO同盟B座1909室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>>關于智聯>>公司簡介>>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
最近,微軟CEO鮑爾默被人斷章取義的一句話——“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,中國還不如印度和印尼”,讓很多國人感覺受到了傷害。更有甚者,把這一言論和微軟近期的反盜版行動關聯起來,引發了對微軟打擊盜版的不滿情緒。
對于微軟打擊盜版應該還是不應該,與其沒完沒了地展開辯論,還不如先看幾個事實:
事實一。早在1986年,中國某軟件企業(在此隱去該公司名稱,但資深IT人大概已經猜出是誰了)已經規模不小。此時,微軟還沒有進入中國,也沒有上市。彼此之間差距有多大,可以說還很難講。但是,現在微軟已經成為一家全球性的IT巨擘,而這家軟件企業盡管在中國也算不錯,但離國際巨頭還是十萬八千里。同時,它有哪些拳頭產品呢?有哪些原創核心技術呢?反正我在IT行業多年,是不清楚的。更不用說圈外的老百姓了。
事實二。打擊盜版不是微軟的專利。為了打擊盜版,曾幾何時,金山office對盜版軟件,不停彈出窗口提醒。但當時的中國,打擊盜版的環境比現在惡劣得多。所以,最后金山office日益邊緣化。
這兩個案例很清楚的說明了一件事——盜版危害的絕不僅僅是單獨一個企業,還有中國的軟件產業。中國為什么沒有世界級的軟件企業,中國軟件企業為什么不能做大做強,富有創新能力,可以說,很大程度上是盜版惹的禍。
軟件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個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。因為軟件企業最大的資產就在于工程師們創造出來的知識產權。知識產權保護好了,企業才能獲得良好的回報去進行下一步的創新投入。這也是軟件企業獲得回報、繼續加大投入,再去創造新的知識產權,從而進入一個不斷良性循環的過程。
最近,Silicon Alley Insider公布了2009年各大科技公司的研發資金數據。從這個名單中,我們看到了科技巨頭們在科技研發方面的巨額投入。微軟在2009年的研發資金高達86億美元,占了當年總營收的14.6%。IBM 2009年的研發費用為58億美元,在收入中占比為6.1%;思科研發費用為50億美元,在收入中占比為14%。從這些數字中,可以看出知識產權保護形成的正循環。
如果沒有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來保證企業的利益,那么就沒有持續的投入,創新就會停滯,產業就會失去動力,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,也意味著失去了更多體驗先進的產品和服務的機會。
事實上,之所以盜版人人喊打,在于盜版傷害的并不僅僅是一個企業,還傷害了中國的軟件產業。微軟的反盜版行動在某種程度上,正反映出了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正在越來越好,如果沒有立法的保護,政府的支持,反盜版根本就無從談起。相信,中國越來越好的知識產權保護,能讓我們國內的軟件公司獲得發展的新引擎,增強創新能力并不如國際化。
只要不斷營造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,也許某天,在全球軟件行業巨頭的名單上,我們將看到中國企業的名字。